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201章 战云密布

第201章 战云密布(2/1)

    渝州刺史的使者抵达襄阳。

    张献诚得到情报后,大喜过望,急招麾下文武议事。

    面对张献诚的询问,张献恭认为,可以出兵。

    经过一月多的细致筹备,山南军无论是兵员,还是粮草辎重都已经准备妥当,杨错也已答应出兵策应。

    而郭英乂累败之后,非但折损精兵强将无数,更关键地是军心士气的低落。

    敌消我长之下,可以说,出兵再伐郭英乂的时机已完全成熟。

    眼前泸州的民变,正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和借口。

    梁崇义也难得地附和张献恭,并主动请命率军出征,声称要以此战一雪前耻,彻底为张献诚荡平郭英乂。

    张献诚左右权衡之后,决定仍然兵分两路。

    一路为主攻,由张献甫为主帅,梁崇义为副帅,重点进攻泸州,再顺江而上,直取成都。

    另一路为偏师,由利州刺史严震领军,从利州出发夺取剑州,再顺江南下,夺取梓州、遂州等地。

    张献诚的命令下达后,整个山南道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即开始运转了起来。

    五月初五,张献甫、梁崇义统领水、步军七万余人,诈称十万,自渝州出兵。

    五月初六,严震、黄琦领军一万五千人,诈称五万,离开了利州。

    与此同时,张献诚使者急赴平武郡,邀请陇右节度使杨错出兵策应,自北面夹攻郭英乂。

    一时间,剑南道阴云密布,人心遑遑。

    屋漏偏逢连夜雨!

    泸州的民变叛乱尚未平息,山南道十数万大军再度进攻地消息又传了过来。

    尽管去年郭英乂军才刚刚痛击过山南军,但今时已不同往日。

    精锐的士兵已在先前与陇右军的大战中消耗殆尽,优秀的将校尉不断流失。

    曾经最强悍的水军如今已是名不副实,最杰出的统帅哥舒晃重病在床,根本无法理事。

    加之累败之后,军心普通低靡,民心更是不振……

    依靠一支士气不振的新兵去抵抗一心复仇的山南军,着实令人担忧,而且还有如狼似虎的陇右军觊觎在后。

    再加上虽然正统名分在剑南道用处不大,但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无疑是在骆驼上再放上几斤重物,压力可想而知。

    剑南前途已是一片渺茫!

    不少郭英乂治下的官员、宗族大户已开始与杨错或张献诚方面联络,以图后路。

    成都,思环宫正殿。

    “诸公,山南军将至,该如何退敌?”郭英乂沉声向厅中群臣询问道。

    为平定泸州叛乱之事,郭英乂已经好几日未能睡上好觉,眼中布满血丝,神态显得有些疲颓。

    “主公,敌势过大,不可以力抗之……”有人出列道,“以属下之见,不如遣使前往山南道,许以厚利,暂与张献诚言一时之和。”

    “言和?”宋思杰略带讽意地说道,“足下以为张献诚老贼此次出兵仅仅是为了什么‘厚利’么?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张献诚意在亡我郭家,他安肯言和?张献诚老贼与我郭家有宿怨,早成不死不休之局,不战即亡,除此别无他路!”

    那人一时面红耳赤,含羞退下。

    “宋将军所言甚是!”老将吕崇出列,奋然说道,“此战于我军而言,不战即亡。老将愿为主公抗山南军于领土之外,恳请主公应允。”

    “父亲,孩儿愿追随吕老将军,迎战山南军!”郭嘉珍沉声附和吕崇。

    “好!”郭英乂将桌案一拍,决然说道,“就以吕老将军为统兵大将,领军与张献诚老贼死战到底!”

    在邓阳战死,哥舒晃病重的情况下,吕崇便是出任都督地唯一人选了。

    “老将定不负主公之望,退不得山南军,誓死不回成都!”吕崇抱拳躬身,慨然说道。

    “主公,山南军固然威胁重大,但杨错也绝不可轻忽!”刘展出列提醒,“以战力而言,杨错之军胜山南军多矣,且杨错用兵诡谲,他若知我军兵力空虚,恐怕不会放过乘火打劫的机会。”

    郭英乂以手扶额,缓缓点头,沉吟了半晌后,问道:“刘将军可有妙策?”

    刘展思索片刻,也不是很确定地说道:“主公,我有一法,亦不知是否可行?”

    “请刘将军言之!”郭英乂精神一振,期冀地询问道。

    “朝廷在出兵剑南之初,或许早有约定。只是杨错累战累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而山南道却是一事无成。招致张献诚的不满,估计也告到了朝廷。这才是杨错至今未有动作的原因,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

    “众所周知,杨错在唐廷身份比较尴尬。主公不妨向杨错派遣使者,若是以‘养寇自重’这套说词,或许可以说动他,让其仅做佯攻之势,如此或可稍解危机。”

    刘展沉声分析。

    宫内众人皆以不可思议的眼光看向刘展。

    五月十一,张献诚的使者再至平武郡,向杨错通报了山南道1大军已进攻郭英乂的消息,并恳请杨错立即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