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五十一章 没钱

二百五十一章 没钱(2/2)

么多学生,不少学生出仕还是对刘表很有帮助的,但是开销大啊。

    以郑玄为例,他的学生大多数由刘表安顿,修缮房屋,安顿住宿,这是一笔费用,每个月每个学子有两斛粮食的补贴,这又是一项费用。

    书籍以及纸张的提供,这又是一项费用,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说白了就是钱!荆州目前学子近万,支出可想而知。

    世家也清楚,一开始世家都看好袁术,袁绍,因为名声和钱!汝南是袁家发家之地,汝南在黄巾之乱前,是东汉最富硕的郡。

    河北之地也是一样,属于东汉名列前茅的富硕之地,荆州属于后来居上,南阳也算是富硕之地。

    不过杨彪的言论引得不少人赞同,刘协也有留蔡邕在长安的想法,毕竟皇帝需要有更多自己的人来掌控朝廷,蔡邕与刘协又有师生之谊。

    “报!紧急军情!武关大批骑兵出关,已经抵达上雒县!”

    刘表既然派了蔡邕来长安,必然有后手,岂是你们想留就能留的,蔡邕年事已高,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他留在襄阳对荆州是有好处的。

    “具体多少人?刘表想干什么?”

    杨彪立马问道,他有些愤怒,未曾想刘表如此明目张胆。

    “具体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根据斥候的消息,武关荆州守军说蓝田出现大量娥贼!他们过来剿匪的!”

    杨彪听了汇报之后一愣,娥贼?娥你妹!关中哪里有黄巾,要有也是在你荆州,这心思昭然若揭了,如今朱儁在外出征,实在不宜与荆州交战,而且今年这边收成很差,根本没资本打!

    “杨公,还是让蔡中郎回襄阳吧!毕竟他一家老小都在襄阳,难道您要让他背一个不忠不义不孝的名声?”

    李儒出声说道,算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老师年事已高,就让老师在襄阳养老吧!”

    杨彪只能点头称是,刘协就在刚才也明白了为什么蔡邕说刘表是汉臣,并没有回答他是忠臣还是奸臣的原因了。

    朝议之后,刘协将蔡邕请了过来,说了朝议结果,顺便准备送一送自己的老师,虽然说师生关系很亲密,但是如今蔡邕很明显更希望完成《汉记》。

    这是数代人的心血,《汉记》后世又称《东观汉记》,因其在南宫的东观编撰,因此后世称之为《东观汉记》,此书历经数朝,数代人,由班固,贾逵,刘珍,崔寔,边韶,卢植,蔡邕,杨赐等数十人编撰完成。

    《东观汉记》是记录汉光武帝到汉灵帝时期的史书著作,编撰的都是当时最杰出的名士,如崔寔,著有《四民月令》,是一本农学著作。

    杨赐是杨彪的父亲,曾出任太尉!边韶以写文章而出名,边让就是其后辈族人,边韶当时任太中大夫,学生有数百人。

    这也是曹操杀边家导致曹操在兖州遭到叛乱的原因之一,这些人施恩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汉朝讲究恩怨分明!

    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生死则置之度外!这也是刘琮很小心的原因,真要想靠杀?想多了,汉朝名士大多真不怕死,除非是假名士。

    东汉名士和魏晋名士区别很大,非常大!魏晋名士那都是吹,几乎贪生怕死,因为不怕死的都被司马家杀了。

    东汉名士分为三种,最出名的属于党锢名士!其次是清流,这群人天天清议,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樊英,许劭等为代表。

    如东汉的樊英,这家伙少年的时候就很有名气,名著海内!汉安帝多次征召,他压根就不理会,最后安帝下死命令,就是绑也要绑到京都来,樊英去了京都之后,立马装病!

    汉安帝也无可奈何,越发的用更高的利益,官职给到他,最后发现其才能平平无奇,时人谈他的时候说“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便出自他。清议名士大多才能有限。

    还有一种是务实派,就是积极面对问题我也不搞党争和清谈,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想办法处理这类问题,这类人才能暴强!以蔡邕的老师胡广,杨震,黄琼等人为代表。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便出自杨震,杨彪是杨震的曾孙,胡广为东汉第一重臣,历经六朝,历任五卿七相,还做过太傅!东汉太傅是位于三公之上!(顺便写一下东汉名士,因为发现不少读者对于东汉名士可能受到一些电视剧的影响,认知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