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五八九章 鑫华电器公司

第五八九章 鑫华电器公司(2/1)

    董书恒也在猜测齐彬准备怎么做。

    他手中的情报是文衍源那边传过来的。

    文衍源的应对就是将横须贺的陆战队以护侨的名义调到了江户边上。

    实际上就是要确保江户的安全。

    只是现在家定病重,如果没有了幕府将军,江户还有那么重要吗?

    文衍源请求国内派遣医疗专家过去,可能是他觉得应该保住家定的命。

    幕府的情况现在还没有那么危机。本州岛上大部分还是亲藩和谱代大名,这些人对倒幕军的那一套说辞并不感冒。

    毕竟这几年,这些人都被喂的很肥。虽然大部分都是贪婪昏庸无能之辈。但是好在他们应该明白站在谁那边。

    文衍源的报告中似乎也对幕府新军的出征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文衍源的应对并不妥,这会让幕府觉得复兴军会全力保他们,这怎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本来就是幕府自己事情,他们自己不全力应对,指望别人怎么行?

    幕府这几年赚了这么多钱,是时候吐出来了。

    “文衍源太沉不住气了!”高邮的临时行在内,董书恒有些不悦。

    “也许文公使是担心局势不可收拾吧。这幕府的表现也太差了,一下子就丢掉了十几个藩属国。”一旁的魏玉祥说道。

    “玉祥,不需要帮他圆场,文衍源怕是被幕府的温柔乡给弄的不清醒了。我们并非一定要死保幕府,这样只会让那些幕府的人觉得我们非救他们不可。我们要掌控倭国也不一定非要用幕府。我看还是齐彬沉的住气。”

    这时候没有传来齐彬的消息,说明他还蛰伏在什么地方,等待时机。

    “明天,我们继续南下,先到江宁,然后顺江而上。”董书恒吩咐道。

    这次到高邮,董书恒发现这里的工厂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这种实地考察比那些数据更加的直观。

    工厂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集聚,形成了新的市民群体。城市的扩张速度在短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候。

    高邮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到处都是双层排房的社区。

    这些社区很多冠以工厂的名字,比如某某纺织厂宿舍区。

    但是实际上这些工人的生活并不比乡下的农民好多少。至少住的一般,每家基本上就两间排房。

    有孩子的就更加拥挤了。两间屋子都要改成卧室,夫妻俩总要有一个单独的空间,不然想继续造人怎么办?

    厨房要用公共的,厕所也是公用的。

    好的地方,比如沪上,会建一些好的福利房。

    但是高邮这种全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区,建房子根本就跟不上分房。

    现在,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进城务工。

    复兴军内部经济情况在改善,劳动力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

    因为复兴军的海外移民政策,让国内的穷人有了一个兜底的选择。

    而随着这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移民而变得富裕。

    国内工厂的薪资如果太低,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选择移民呢。

    去了南洋、远东或者美洲,就能够获得几百亩不等的土地。

    有了这些土地,只要自己足够勤奋就吃穿不愁。

    因为这么广大的土地,哪怕是收成不好也不会饿着肚子。

    而且好多国人都是有着土地情节,能够拥有一块可以传家的土地,是很多人的梦想。

    在工厂做工,说白了还是帮人家干活,就像是以前的长工一般。说实话,工人的地位现在并不高。

    除了每个月能够拿到固定的工资,更容易攒到钱外,最后能够捞得着什么呢?

    这次董书恒到了高邮,再次找原本支持自己的一帮子扬州商人座谈。这些人囊括了江浙地区的主要财阀。

    每次南下,董书恒都会开这样的座谈会。

    这帮子商人也都是老熟人,大家也能够放开畅所欲言。

    这次座谈会,商人就提出了移民政策对工厂发展带来的影响。

    因为移民政策提高了工厂的用工成本。

    有些商人提出是否可以招募朝鲜和倭国劳工。

    因为那些人用工成本低。

    董书恒也可以理解这些人,他们并非只是争取更多的利益。

    工业生产必然要依赖出口,华夏内部的市场现在并不是很成熟。

    要跟那些洋人竞争,只能在用工成本上下功夫。

    毕竟老百姓们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努力,没有那么多的钱拿来消费工业品。

    国外的市场还是很重要的。

    董书恒明白必须要在国内制造出一批中等收入的人群。

    这个群体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

    这个群体原本应该从工人和自耕农以及官府的工作人员中产生。

    所以董书恒在财政改善了之后,就给手下的官员逐步的提升待遇。

    他没有一次性地提升待遇,而是制订了一个涨薪计划,按照每年百分之十的比例给手下官员涨工资。

    这是董书恒从后世学来的经验。即使你有这个能力,也不要将手下的工资一下子提升上去。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一次性涨的太多,让今后没了上涨的空间,反而会失去这一刺激大家工作热情的手段。

    商会代表提出的放开使用朝鲜和日本劳工的问题。

    董书恒觉得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做一些限制。

    比如说对这些人的居留权要做一些限制。可以让他们过来打工,但是不能给他们居留权。

    这些人过来之后只能在工厂做工,但是要住在工厂安排的宿舍,而不能在内地定居。

    这是必须要严格把控的。董书恒可不想以后将内地的人口 迁移出去了,但是却涌进来一大批的朝鲜、倭国或者是南洋人。

    引入这些劳工之后肯定会继续将工资水平压在一个很低水平。

    董书恒也知道这对那些底层的工人是不公平的。

    但是工业化的初期,在生产率上比不上人家,只能在用工成本上想办法。

    要不然光靠复兴军的支持是很难完成工业化的。

    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够发展出健康的工业体系。

    而仅仅依靠国属企业,使用政府投资也没办法建立工业体系。

    董书恒给复兴军设计的经济体系是国家掌控一些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行业,比如说铁路、能源、医药、通信、电力……

    而其他的行业则向地方的财团、普通的投资者开放。

    即使是前者,普通商人人也能涉猎,只是要由国家掌控大头而已。

    这样才能够让那些国属企业健康地发展。

    当初,入驻新京城之后,董书恒将原本握在自己手中的淮海集团和长江集团中的股份转归国属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当时像刘明远这样的元老都对此持反对态度。

    他们认为淮海公司掌握的都是一些关键领域,应该留给自己的家族掌控。这样董书恒的地位才能够巩固。

    但是董书恒却不这么认为,既然不称帝,那么就不能握着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

    比如当初淮海公司掌握的那些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完全就是复兴军的命脉。

    有时候手握利器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但是董书恒也不是那种无脑的大公无私。

    他还是给自己的家族争取了很多利益。

    比如他的两个妹妹建立的云梅集团掌握很大珠宝行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