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女儿我的家乡 > 第148章 无题

第148章 无题(2/2)

放。

    “你们这是怎么了?”苏武问。

    两家伙连忙瞪着对方,你一下我一下地叫着。

    苏武摇了摇头。

    他可听不懂兽语,不过也能看得出这两家伙闹了些矛盾。幸好布老虎出手还算知道轻重,否则小家伙就不是现在这模样了。

    “安安,扒紧了。”

    苏武见小家伙不敢下地,只好带着它跑步。

    反正他跑步时,也不介意胸前多个二十来斤的负重。只是才迈动脚,苏武不得不停了下来。

    安安担心自己会甩下去,爪子上的利齿都弹了出来,差点没扯烂苏武的衣服,刺进他的肌肉里。

    “小滑头,要么收起你爪子上的利齿。”苏武拍拍小狮子毛茸茸的前肢,又指了指地上,“要么自己下去跑。”

    小家伙当然听不懂苏武的话。

    它见主人温柔地拍着自己,连忙亲热地叫了几声,凑过来伸出小舌头舔了舔苏武的下巴。

    苏武哭笑不得,黑着张脸擦了擦下巴后,毫不犹豫把小家伙摘下来放到地上。

    “你自己跟上吧。”

    他瞪了眼过来撒娇的布老虎,“阿布你要再欺负它,今天就真没小鱼吃了。”

    各自训斥了顿又给了颗甜枣,路上风平浪静再无他事。

    到了半山腰的李雁家,她正在忙着收拾东西。

    苏武打了招呼,先把水倒进水缸才好奇地问道:“李奶奶你收拾这些东西,这是要去哪?”

    “去你家,”李雁呵呵地笑了笑,直接道:“看看我的小徒弟去。”

    说完,她进屋取了条兔腿随手抛给后面的布老虎。

    布老虎隔个几天就会跟着苏武上她家来玩。李雁有肉食就给它一些,喂着喂着也就习惯了。

    苏武无语地摇摇头。他把小狮子放过去,让安安也学着布老虎的模样撕肉吃。

    苏晚此时还没有正式拜李雁为师,老太太这说法有些无耻。不过苏武喜欢。

    话虽如此,他连忙羞愧地过来帮李雁收拾东西。

    “该是我们把孩子带过来拜访李奶奶你才是,怎么好意思让老人家你亲自上门?”

    “这有什么。”李雁开怀地笑了笑,“老婆子碌碌无为地过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晚年时还能找到个像晚晚这样有天份的徒弟。我已经觉得赚大了,高兴得直想烧高香。别的也不多求。”

    她道:“再说了,你们家里正在建房子,各种俗事繁多。这几天老婆子我已经把丝弦配制完成,手头上也没别的事作,正好到下山去走走。”

    苏武呵呵地笑笑,低头看向李雁整理出来的东西。

    东西不多,就一大一小两张古琴,还有一些毛笔以及宣纸。

    他眼前一亮,“这把小巧玲珑的古琴挺可爱的,晚晚应该喜欢。”

    苏武爱不释手地翻了翻,“它的历史也很久吗?小心别被孩子弄坏了。”

    “没事的。”李雁对此毫不在意,“这张幼童练习琴确实有些年月。不过不像那张寒月琴一样有上千年的历史。”

    她笑道:“小五你放心吧,弄坏了我再斫制一张就是。”

    “斫制,是制琴的意思吧。真看不出您老还会这技能。”苏武不由用上了敬语。

    “小事一桩。”李雁脸色淡淡,不觉得这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她道:“能学会斫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用你们年轻人的话,都是逼出来的。”

    苏武一愣,茫然道:“你奶奶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一个学琴教琴的,学好教会别人就行。斫琴自有专业斫琴师,谁会没事去逼她学习斫琴?

    李雁指了指那张小的古琴,答非所问道:“古琴身上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常来说它的长宽高都是固定的,对应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比如它的总长大约为三尺六寸六分,对应为一年366天的时间。总宽为了六寸,对应的是前后左右上下这六合方位。厚度为两寸,对应阴和阳……”

    苏武一脸的古怪,忍不住开口纠正。“李奶奶,如果我没记错。一年应该是365天?”

    李雁呵呵一笑,“我们传统历法有闰日,所以要加上一天。”

    苏武这才恍然。

    李雁又指了指古琴上的一排白点。

    “这些点叫徽,一共有十三个。可以说这些徽最能说明古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了。因为它象征的也是一年的时间,而全世界只有我们有十三个月。”

    苏武脑里灵光一闪,忙不迭道:“我们有闰月,所以有时候一年有十三个月。”

    “没错。”李雁孺子可教地点了点头,“一把古琴,琴头的地方叫岳山,琴弦如流水,流过十三徽的时间,回到底部雁足之下,沉淀于龙池凤沼之中……”

    “雁足?”苏武好奇看了琴下边的两只圆溜溜的支柱。

    “是雁足。”李雁呵呵一笑,“在过去大雁不旦象征爱情,还象征信誉。琴弦固定在雁足上,是希望它们能始终稳固如初,不负抚琴人的托付。”

    苏武这才了然。

    李雁呵呵道:“可以说古琴自诞生起,就代表着苗红根正的传统文化。因而几千年来,它的一切包括长宽高等造型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而不像古筝之类的其他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模样。”

    苏武下意识地望了望那把小号古琴,脸色古怪道:“那这是……”

    “这是我们师门里专门特制的幼童练习琴。”李雁笑了笑。

    她解释道:“因为正式的古琴长度固定。小孩子人小手短,学习时通常没法按到琴尾的几个徽位。因而我们师门就偷偷斫制了这种小古琴,专门给孩子练习琴技的。”

    说完,她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小破屋。

    “除了这张专供3到9岁幼童的练习琴外,我这其实还有一把专供9到15岁之间的少女练习用琴。用过这两张琴后才能正式用上我手里的寒月净月。”

    “厉害厉害,佩服佩服。”苏武除了干巴巴的称赞,别无他词。

    “正因为如此,我们师门历代传人才不得不学习如何斫琴。”

    李雁终于把话题绕了回去。

    “因为自古以来成年用琴在全国范围里都可以在买到。而我们师门里特有的幼童及少女练习琴,外面根本没法买。”

    “所以师门有规定,我们得自己学着作琴,以保证一旦损坏了自己能修还能造。”

    苏武恍然,“原来如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