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明钱庄开业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明钱庄开业(2/2)

之后再开业,可是朱照那件事让陈松改变了注意。

    松江府市舶司的船队将在九月中旬离开,这是今年最后一批商船,错过了这次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现在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接近,陈松认为,像朱照这样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所以说,提前将钱庄开办起来就能提前赚钱。

    因为种种限制,新宝钞没有批量生产,银币也没有批量生产,所以大明钱庄放贷的钱财几乎是铜钱和银子。

    这些钱是从税务督办总衙门的库房当中调拨过来的,是今年刚刚押送上来的秋税。

    现在的税务督办组衙门权力非常的大,掌管天下所有税收,可以说,是户部当中权势最大的衙门。

    而老好人茹太素,自然水涨船高,户部当中的某些官吏,甚至都认为,茹太素才是户部的尚书。

    天空开始放亮,陈松的马车缓缓而来。

    大明钱庄周围的那些商人,看着从远处而来的马车,瞬间变得拘谨起来。

    陈松的马车他们自然认识,可以不认识任何人的马车,唯独不能不认识陈松的马车。

    今天前来的这些商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大明钱庄的事。

    其中,朱照知道的最多。

    朱照站在人群的最前方,看着朝这边驶过来的马车,脸上的兴奋,无法用语言表达。

    “来了,来了,侯爷来了!”

    朱照朝着陈松的马车跑去,他这一跑,引得身后的那些商人也都跟着跑了起来。

    场面瞬间就乱了。

    陈松的马车停下,这些商人围在马车的周围。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当中,陈松走下马车。

    “见过侯爷!”

    “侯爷吉祥!”

    这些商人看着陈松,说着各种各样的吉祥话。

    脸上的谄媚,都快变成实质了,恨不得跪下来给陈松磕头。

    对于这些热情的商人,陈松只是淡淡的一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不是陈松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又如何能如此对待陈松?

    眼前的这些商人,绝大部分都和松江府市舶司有关。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怎么会对陈松如此俯首帖耳呢?

    “诸位,且先让我进去!”

    看着眼前热情的商人,陈松开口说道。

    人群立马分开,一条道路出现在陈松的身前。

    在众人的拱卫之下,陈松走了进去。

    今天早上朱雄英没有来,被朱元璋安排着去参加了早朝。

    因为今天陈松要忙大明钱庄的事,所以请了一个假就没有去上早朝。

    跟着陈松一起来的,还有宝钞行事衙门当中的众人。

    这些人数量众多,是陈松之前专门为大明银行挑选出来的。

    他们这些人,陈松培训过,今天是大明钱庄开业之时,所以一并将他们带了过来。

    昨天下午,陈松也带着他们过来熟悉了一下环境。

    所以这些人今天也算是轻车熟路。

    大明钱庄的大门打开,陈松站在大门口。

    大明钱庄的各项人员一字排开,站在陈松身后。

    这些商人全部恭敬地站在陈松面前,看着眼前的这些商人,陈松酝酿了一下情绪,慷慨激昂的讲道:

    “可能你们非常好奇,大明钱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或许你们也从别的地方听说过大明其中是个什么东西。

    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就是大明钱庄成立之时……

    你们可以理解为,大明钱庄就是专门为你们服务的一个部门……”

    陈松络绎不绝,讲解着大明钱庄的种种规章制度。

    这些商人眼睛大亮,这个机构还真的如同陈松所说,真的就是为他们服务。

    能帮着他们存钱,凡是大明境内,不需要携带大量的金银,只需要带着大明钱庄开据的银票,就可以走遍天下做生意,这放在以前是根本就不敢想象的。

    如果这个制度真的如同陈松所说,那么在这些商人看来,以后做生意只会越来越方便。

    往常的时候,想要去某个地方采买货物,需要现在大量的金银。

    不仅麻烦,而且还非常担心。甚至还要雇佣大量的保镖,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现在有了这个条件,那以后做生意还带什么金银?带着银票走天下,不更好吗?

    更重要的是,大明钱庄竟然还会放贷,而且陈松还说,利息会很低。

    尽管朱元璋对民间借贷业务进行过严打,可是高利贷这个行业存在了很多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严打就能够从根源上解决。

    大明朝的民间借贷基本上都是高利贷,利息大的惊人,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是三分利,而且还是一个月三分利。

    也就是说借十两银子,一个月之后就要还十三两。

    再隔一个月,计算利息时,不是按照借的十两来还,而是按照十三两来还。

    这种利息模式又被称为利滚利,也就是人常说的驴打滚。

    这种高利贷寻常人是碰不得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底,很容易被这种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

    这也正是朱照为什么这次不借高利贷的原因。

    第一次借高利贷,凭借着玻璃的高收益,完全不用害怕还不上钱。

    可这次却不一样,这次市舶司的船队出发之后,再回来估计就是年后了。

    这中间隔着那么多的月份,利滚利之下,哪里能还得起啊!

    “侯爷,不知大明钱庄放贷的利息为几何呀?如果太多的话,我们会承受不起啊!”朱照看着陈松,一脸忐忑。

    之前他去找陈松的时候,陈松说过大明钱庄会放贷,可却没有说过利息是多少。

    所以今天在看见陈松提起这事时,又不免得担心起来。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朱照可以相信陈松的人品,可也不敢用自己的家底来当赌注。

    朱照此话一出,周围的那些商人全都看向了陈松,眼睛当中的目光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些商人不是忐忑,就是期待。

    他们忐忑大明钱庄的利息太高,他们又期待大明钱庄的利息很低。

    陈松站在大门前,这些商人们全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的等待着陈松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