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朝败家子 >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还是求和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还是求和(2/1)

    求和,素来都是耻辱的一种象征。

    很容易被扣上一顶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名声,两宋岁币一直为人所诟病。

    就是因为有人觉着,这是民族的耻辱。

    明末,可怜的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破烂摊子。

    国内反贼成燎原之势,边关后金又有寇边。

    积贫积弱的大明王朝面对两面作战的窘迫境地,崇祯的想法是攘外必先安内。

    和后金求和,以换的苟延残喘的时间先收拾国内的反贼势力。

    然后待得国内局势稳定,再和后金干仗。

    当时的建奴皇台极,其实也是一心求和的。

    因为在皇台极眼里,他后金不过是一只蚂蚁,面对大明这头昏昏欲睡的大象偶尔咬上几口还可以。

    一旦咬急了眼,对方暴怒之下分分钟一脚踩死你。

    就在双方准备在友好的氛围中准备和谈的时候,文官集团跳出来坚决反对。

    谁求和谁就是汉奸走狗卖国贼,毕竟大明王朝铮铮铁骨,不赔款、不议和、不和亲、不割地。

    就这样,眼看着差点起死回生的大明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

    求和,是暂时的。

    石小凡的求和,也只是暂时的。

    这次出兵有很多未尽事宜,契丹早已为宋辽开战一直在准备,而大宋则是仓促而就。

    结果到了战场,弊端频显。

    石小凡自己,也是过于高估了火药的威力。

    他以为有了火器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实则不然。

    大明朝的火器蓬勃发展,甚至出现了神机营专门以火器为主的军队。

    结果土木堡一败涂地,辽东也是屡屡被后金侵犯。

    有人会说明朝火器不行,在这里我实在懒得跟你争辩。

    火器不行的是满清,大明朝的火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只是,黑火药的发展有其局限性。

    除非你搞出无烟火药,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

    那样或许你真的可以一线平推,但燧发枪之类的火器发展,终究还是有很多弊端的。

    用来打西夏各措手不及,打交趾个丛林战或许可以占尽便宜。

    但是面对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则捉襟见肘了。

    大辽立国伊始,疆域辽阔。

    契丹王朝的国土广大,其极盛时期的版图大到北到胪朐河和薛灵哥河流域,东临鸭绿江东、库页岛和黄海,南至河北省中部的白沟为界河,以恒山为分脊与北宋接壤,西经山西省北部到陕西,与西夏国接连,东北越过黑龙江、外兴安岭,直到鄂霍次克海和北海,最西头到达阿尔泰山和额尔其斯河上游,幅员万里。

    也就是说,大辽的国土比大宋还要大。

    面对这么一个民风彪悍的强国,轻敌冒进后果是很严重的。

    满清确实是游牧民族,但是明朝的火器对上骑兵,却占不了太大的便宜。

    骑兵的优势太大,单纯的火器未必占据多少上风。

    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

    自生火铳的出现,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这是我国火器史上一个大革新。

    然而,大明火器如此先进,面对游骑兵的满清还是屡屡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