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乱点鸳鸯谱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乱点鸳鸯谱(2/1)

    面对近十万辽国大军的围困,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小小澶州城,一天之内迎来了两个好消息:契丹主帅、名将萧挞凛中箭身亡;宋朝援兵的前锋已抵达八十里外的谪仙镇,主力大军指日可待。

    风声一传开,整个澶州城中的军民百姓顿时欢呼雀跃,士气高昂,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噼啪作响的声音。

    杨延昭领着儿子杨宗保登上城楼,摆出香案、供奉三牲,朝着南边的方向俯身磕头,遥遥祭拜,向去世的老令公杨业祈告:子孙不负先人遗志,终于击毙了战场上的死敌,为杨老令公报仇雪恨。

    祭拜完毕,杨延昭请来郑卢雅和赵亮,又毕恭毕敬的对两人躬身施礼,一是感谢他们为父报仇,二是感谢他们为国建功。

    郑卢雅连忙谦让:“杨帅折煞我们了。杀敌报国,是咱们的职责本分,殊不敢当您的致敬。况且,狼主虽死,但辽国大军仍在威胁澶州,说成功解救百姓于水火,言之尚早。”

    杨延昭闻言微微一笑,指着城外道:“穆指挥使请看,一个时辰前,辽军已经开始拔营后撤了。”

    郑卢雅惊讶的朝北边望去,果然如杨延昭所说,远处的契丹兵营一阵喧嚣忙碌,眼看正在收队离开。

    赵亮其实早就知道对方会这样,说道:“他们没了主将,又听说宋军大部队赶到,自然会选择撤退,暂且避我锋芒。听闻辽国萧太后的兵马已经距此不远,所以他们多半是赶过去会师,然后再伺机杀回来。”

    “赵兄的想法与父帅不谋而合,”杨宗保心悦诚服道:“看来不久之后,便会有一场真正的大战了。”

    杨延昭道:“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契丹人倾巢出动,二十万主力尽皆陷于澶州,我们只需切断他们退路,定然能叫辽军有去无回!到那个时候,莫说是燕云十六州,就连长白山脉和茫茫草原,也能落入我大宋之手!”

    杨宗保等一众将士听得无不热血沸腾,忍不住高举臂膀,大声应和。只有赵亮和郑卢雅没有太多的反应,静静看着激动万分的人们。

    赵亮有些好奇,低声问郑卢雅:“你怎么这副神情啊?难道是觉得杨帅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郑卢雅摇了摇头:“不,不是话有问题,而是……其实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总觉得事情不是这样的。”

    “不是哪样的?”赵亮察觉到小雅可能是记起了什么,连忙继续鼓励道:“你仔细想想看。”

    郑卢雅沉思片刻,答道:“我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好像此战终究会以和平的方式告终,而且宋辽两家还会签署什么重要的盟约,从此流传百世。但是,到底为何会有这样古怪的念头,我却完全搞不明白。”

    赵亮趁着没人理会他俩,接着道:“你有没有感觉,这个念头在脑海中非常笃定,就好像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样,所以特别特别确信?”

    “嗯,是这样的,”郑卢雅一脸愕然:“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不认为我是在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吗?”

    赵亮用嘴巴努了努人群,笑道:“倘若他们听了你刚才的那番话,定会以为你在胡言乱语,但是我不会。”

    他转过头来,面对着小雅郑重的说道:“你完全不用怀疑自己。相反,有空时要仔细思考一下,那样的想法或景象究竟是如何产生?又从哪里来的?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慢慢就能找到答案了。”

    小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正欲

    开口说话,此时杨宗保走上前来,喜道:“穆姑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才我跟父帅正式提过了,他老人家同意了咱俩的亲事,一会儿便写信回汴梁,请祖母出面选聘媒人,向你父母提亲!”

    我尼玛?!赵亮闻言险些摔倒,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郑卢雅俏脸一红,白了杨宗保一眼,娇嗔道:“你真讨厌,这种话也能当着人家的面讲吗?”说罢,便急匆匆的转身跑了。

    杨宗保哈哈大笑,使劲拍了拍赵亮的肩膀:“赵兄,我要和穆灵成婚啦,到时候你可得多喝几杯喜酒啊!”

    赵亮险些跟他急眼,脱口而出道:“我,我喝你妹呀!”

    杨宗保没听明白赵亮的话,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好像恍然大悟似的,说道:“喝我妹?和我妹?哦,对啦!我明白啦!你是说杨茹吧?哈哈哈,你这臭小子!我早就知道你打茹儿的主意很久啦。怎么着?看我跟穆灵成亲,所以自己也心急啦?”他冲着赵亮的胸口轻轻捅了一拳,然后开心的说:“侯爷尽管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啦!这便去跟父帅通个气!”

    赵亮一脸蒙圈,看着杨宗保远去的背影,忽然反应过来:我靠!这个蠢货高兴过头儿,居然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老子是在骂你,不是打算和你妹妹如何如何呀!

    两天之后,大宋真宗皇帝赵恒的御驾,以及他统领的三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澶州城南的大河对岸。

    担任前锋的四个军旅,共计十余万人先行过河,陆续进入澶州实施布防,而皇驾则暂时停驻在对岸,立营扎寨。

    澶州防御使吕成杰、宁边军都指挥使杨延昭、速援师指挥使穆灵,以及赵亮、杨宗保等有功将士,离开城池,奉旨前往宋军大营觐见宋真宗。

    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