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华娱之别样人生 > 第954章:笑着挣钱?

第954章:笑着挣钱?(2/2)

弹呢?

    马走日对武六是认真严肃的。正如姜闻也一如既往地认真严肃对待他的电影内涵一般。影片结尾马走日打晕了武六,跳下桥,坠落时说死了就跟活着一样,让观众再去看看他的武六怎样了,但电影到此结束,其实姜闻是说,再去想想这电影的内涵,马走日的使命完成了,死了,至于活着的那些,得你们自己去领悟了。

    姜闻要表达啥内涵?就像这篇开头说的,每个人都能看到相,我就我所看到的说一说。

    它关于历史、真相和人民群众。高中政治里说过: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姜闻在这里却狠狠地嘲讽了一把。

    首先马走日开头说,去老佛爷那建议让大伙剪辫子,出了紫禁城,醉了,醒后发现大伙辫子没了,但这辫子是被逼着剪的,谁创造了谁?

    姜闻在为人民群众鸣不平?不,他接着嘲讽了人民群众们。选美时底下那些振臂高呼,声音整齐的观众们;引渡马走日时底下群情激愤的爱国青年们;观看《枪毙马走日》那些起哄的观众们;甚至是引渡后对武六和马绯闻猜测的群众们,姜闻一一嘲讽,只是这种嘲讽略带心酸。

    怎么嘲讽的?

    那就是真相,观众们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相,他们就像工具,被人耍弄着。

    选美大赛,并不是选美,为了洗钱,为了推出完颜英,利用战争和和平,利用裸捐的噱头,全球直播,全球观众都沸腾,被完颜英的“气度”折服,但真相却是如此赤裸,群众们却看不见,被这白花花的大腿,被这设计好的情节牵着鼻子走,集体情感爆发,眼睛早已被蒙蔽。

    引渡马走日时,底下横幅一大堆,人群嚷嚷,中国人的案件中国人判,但真相是啥?其实是武七和项飞天设计的一个环节,是武六他爸争个面子和娶小老婆的必经过程,人民群众知道这些目的?

    《枪毙马走日》演出底下的观众,他们要的是兴奋,越是夸张离奇,越是搞笑逗趣,他们越兴奋,至于马走日的真相,完颜英的人格,那啥也不是。这就是人民群众。

    历史缺不了人民群众,但它永远是少数几个人的玩弄对象,项飞田对武七说,时势造英雄。历史是属于“英雄”,人民群众永远振臂高呼着,高呼着拥促这“英雄“上台,又高呼这把他赶下去,再高呼着拥促另外的“英雄”上台,如此反复,马走日的风光和落魄皆是明证。

    那么真相呢?

    人民群众不需要真相,历史里也没有真相。谁要真相,那就落得马走日和武六那般的下场。马走日有杀完颜英么?这对马走日、武六很重要,但对武七、项飞田、武六他爸妈和人民群众来说,那一点都不重要。

    他们要的不是事件的真相,要的是事件本身,真相不是目的,事件才是手段。

    最有趣的地方不是电影内涵,而是它要表达的内涵跟观众对它的恶评如潮一挂钩,竟然比影片本身更荒诞!

    姜闻不仅在电影里不现实地嘲讽了观众,更在现实里嘲讽了一把。观众们集体狂欢似地刷着恶评,聊着多少人离场打呼噜,他们已经不再关注“电影真相”,他们要的是感官的愉悦,是情节的简单粗暴,是刷恶评的狂欢,然而他们没想到,越是这样,他们越是被姜闻嘲讽了一把,电影里没嘲讽够,现实再嘲讽一下。

    就这一点来说,姜闻拍这部片实在是太牛逼了!如果说姜闻拍让子弹飞是站着把钱赚了,这次他是笑着把钱赚了。

    人民群众花了钱,刷着恶评,以为报复了姜闻,其实姜闻在那狂笑呢。

    孟轻舟在微博上展示了下票根,但私底下还是把老姜给嘲讽了一番,电影是大众化的娱乐,你特么拍的不阴不阳的,给谁看呢?

    经常有专业人士说周星星和姜闻是国内导演的天花板,两人的作品也时常拿来作比较;

    在学院派看来,两者的电影代表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导演自身的价值观,值得探讨;

    在投资方眼中,姜闻得吸引力远远不如让我们哭、让我们笑的周星星;

    真要较真的话,那就只能看数据了;

    金马奖华语50大导演,姜闻第18,周星星第20;

    tspdt世界top250大导演,华语有12个人上榜(王家未,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贾樟科,张一谋,蔡明亮,费穆,陈楷歌,胡金铨,吴宇森,王兵),姜闻和周星星都不在上面;

    比作品的话,金像奖华语100佳,阳光灿烂的日子第17,金马奖华语100佳,阳光灿烂的日子第19;

    金马奖华语100佳,功夫第48;

    迷影网华语20年20佳,鬼子来了第3,功夫第13,十佳导演里面姜闻排到第5;

    整体来说,姜闻在华语导演里面,天花板(艺术天花板基本是王家卫,侯孝贤和杨德昌)算不上,但是也是公认的一流导演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周星星作为导演不如姜闻,但是也没有那么不堪,功夫还是得到了蛮多的认可的。

    以结果而论,姜闻是比周星星更加完善的电影导演。他们二人都非常出色,都足以被视作电影艺术家,但电影艺术家与电影艺术家之间,在这个级别里,姜闻拿出了比周星星更多的东西——更规整的表意逻辑,更丰富的叙事结构,更多样的电影语言,更灵性的升华点睛。

    华语电影天花板

    就目前来说天花板是国师…

    过去,天花板是谢晋,再上一代,是石挥赵丹,如果要算上李翰祥、胡金铨之类的,那还得另说…

    这里指的是演和导综合而言;

    国师的强是综合的强,但要单论类型来说,某些类型比国师强的也大有人在。田壮壮,黄建新,娄也,贾樟科,甚至周晓文,何平,至于港台,文化环境不同,更是强手如林。每个人都有别人过不去的经典…

    所以当下天花板还是国师,这个没跑儿。

    至于周星星和姜闻的水平嘛,可以参照好莱坞;

    姜文的风格是昆汀,周星驰嘛,好莱坞无厘头喜剧太多了,不过拍的走心的挺少的…